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

ERP實施中的BPR方式選擇

節錄:http://tech.ddvip.com/2008/11/122638348091211.html


ERP的實施過程,實際上是改進管理的過程,也是BPR的過程。
  BPR的方式有事前、事中和事後三種方式,但各有利弊。
  現在進行事前BPR方式的比較多,主流的erp實施方案基本是這種模式,在實施前,先派出有經驗的顧問,對企業進行詳細的調研,形成需求報告,然後按需求報告的指引進行BPR,使企業管理正規化,在此之後再進行ERP的實施,這種方式的好處就是先加強了企業管理,嚴格界定了ERP的實施邊界,使實施工作可以有序地進行;缺點是需求報告不一定反映了企業的真實需求或全部需求,因爲調研主要以收集現有資料和訪談爲主,這種方式不一定能夠代表企業的實際管理狀況,也不一定適應企業未來的管理需要,更大的問題是對現有管理體制造成比較大的衝擊,因此這種方式可能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變化不能即時反映,爲未來ERP的實施和應用留下隱患,先進行BPR而導致ERP實施失敗的例子也時有耳聞。
  事中BPR的方式,是以企業當前的管理模式爲基礎,在ERP系統中映射出現有的管理流程,並在實施中逐步發現現有管理流程和制度的不足之處,及時加以改進,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不會造成現有管理秩序的重大變動,以漸進式的改良爲主;缺點是改進的力度不夠大,不能從根本上改進某些管理問題,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問題的討論陷入膠著狀態,長時間形不成結論,從而使ERP的實施進展受到阻礙。
  事後BPR的方式,是以企業當前的管理模式爲基礎,在ERP系統中映射出現有的管理流程,在實施過程中不對當前的管理狀況進行任何變動,實施ERP的目的主要是解決管理效率問題,能夠爲管理目標即時提供資料,運行正常後再逐步改進管理,這點也是多數中小企業實施ERP的心態,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實施快,企業可以很快看到實施的效益,缺點是實施後的管理改進缺乏動力,從而使erp僅成爲一個資料管理工具。
  總之,若想要ERP取得應有的管理效果,BPR是必需的手段,對於管理很混亂的企業而言,不妨按事前BPR的方式實施,可以先建立基本的管理體系,然後再實施ERP,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會大一點,否則就不可能達到效果;對於已經有一定管理基礎的企業,可以按事中BPR的方式實施,以便即時改進企業的管理;而事後BPR則是任何企業都可以進行的,這樣一方面可以完善ERP系統的功能,一方面也可以優化企業的管理流程,從而使企業的管理水平達到一個新的境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